新闻详情

景点细解——墨池 砚石

《问津院志》载:墨池在孔子山右就里许。津流出口即河水所汇而成者。水曲如池,故曰池;石黝如墨,故曰墨。南岸山石高出,深"墨池"二字,千载下犹有泼墨生云之势。
  《山川纪异》载:孔子山上砚石,每雨墨水浸出。
  
在孔子山右约500米处,有一条从孔子山流出的小溪与孔子河交汇。此交汇处经河水冲刷,而形成一个水曲如池的地方,石黝如墨,故曰墨池,池水久旱不涸。南岸临池石崖上刻有"墨池"二字。经历千余载,犹有泼墨生云之势。此处后因修京九铁路而毁。
  在墨池边,有一石形如砚台,如天作之合。每遇下雨天,烟石即漫出墨水。传说孔子当年及其弟子门借着山崖上往下滴的泉水,在此时上研墨行文,写完后就拿着笔到池子里去洗,故墨池水被染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