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细解——孔叹桥《湖广通志》载:孔子河桥垒石跨津上,一名孔叹桥。 此桥为明万历三十年(1604年)黄冈茅瑞徽募捐修建。后因河床淤塞,清咸丰元年(1851年)重修。 传说当年重修此桥时,孔子河周边的民众慷慨捐资,请来最好的工匠动工。可从哪儿去弄上好的建 筑材料呢?就在众人为建桥材料一筹莫展之际,一位仙风道骨的白发长者来到村庄。他对村民指点迷津:"要修成此桥,非用龙骨不可。"村民诧异:"从哪儿找龙骨呢?"只见他拿起罗盘依地而卦,随即指着南方―块长形垄岗说:"此地似龙形,必可得龙骨。" 垄岗离孔叹桥10多里远。附近的后生踊跃来到垄岗,他们个个身强力壮,都是干重活 的好手,一共32人。掘地一瞧,果如白发长者所言,只见一块块青石,天然生成,坚硬硕大,每根长约3米,共16很。32人抬一根8米长的石块,正好合适。再多一人则嫌拥挤,少―人则力量不足。说来也怪,其中一根石块,众人使出浑身力怎么也搬挪不动。这时,白发长者又飘然而至,解释道:"此乃龙脊,不可妄动。"众人依言而行,留下龙脊,重新填埋好,只将其余的15根抬走,正好够修桥之用。孔叹桥经历了一百六十余年河水冲刷和车马碾压,至今完好无损。此桥已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