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硬核非遗show——2021新洲花朝节回顾![]() 日光镀花,春风拂柳,花朝已至。 3月27日,即农历二月十五日,“相约花朝-新洲等你”新洲区2021年花朝文化旅游节在新洲旧街文化广场举办。 旨在传承花朝文化,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全域旅游。主要开展新洲区非遗精品展示、优秀民俗展演、花朝文化讲坛等主题活动来“闹花朝”。 春游新洲,赏非遗文化之韵 在新洲的旧街,能感受到浓厚的历史底蕴与淳朴的民风。民风民俗孕育和传承着独属于新洲人民的传统技艺。 竹雕、砚雕、面塑、焗瓷、江氏杆秤、唯美灵动的花鸟字......还有刘氏正骨术、程氏正骨术、余家“老鼠疮”治疗术等传统医药技艺,以及张店捶鱼、陶河板鸭、汪集鸡汤等新洲传统美食。 尤为各家媒体争相报道的便是“江氏杆秤”,它是省级非遗项目之一,以精准度高而远近闻名。两百多年来,江氏后人恪守家训,严格把关秤的品质,用良心秤书写家风。 新洲两千多年的历史气息从传统技艺的方方面面中散发开来,以乡愁抚慰现代人,传统技艺凝结着新洲的过去和现在,也将贯穿于未来。 春游新洲,感民俗表演之乐 中国传统节日里少不了歌舞表演助兴,新洲花朝节亦是如此。威风锣鼓、牌子锣鼓、板凳狮舞、高跷亭子、高跷狮子、花挑、高台狮子、八十八行等民俗表演每每在重大节庆之时便隆重登场。 其中,牌子锣鼓也是新洲独有的省级非遗,“牌子”为曲牌之意,以曲牌的调子来唱曲,由古代鼓吹乐演绎发展而来,一文一武两场队构成,文为管弦乐器类,武为打击乐器类。 自清代中晚期至今,新洲区以三店为中心,方圆二三十里内遍布牌子锣鼓,它声音大、传的远,为祭祀、节日庆祝增添了多样的热闹氛围,经过历史长河的不断沉淀,牌子锣鼓成为了新洲区域内民间文化的主要元素。 ![]() 春游新洲,思花朝文化之变 两千年问津故地,八百年花朝文化。千年过去,白墙青瓦依旧,花朝文化在百年演变后融入现代基因,焕然一新。 27日,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孙正国教授在问津书院全面的剖析和阐述了优秀民俗表演花朝文化在实施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花朝文化的一面是人民幸福富裕稳定的生活状态,一面是促进经济发展、物资交流的民间集市。中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官之年,乡村振兴更加需要花朝文化的助力。 ![]() 花朝节由来已久,早在春秋的《陶朱公书》中就有记载:“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无雨百花熟。”唐朝将花朝节定于二月十五日,和正月十五、八月十五并列为三个“月半节”之一。 所以民间常将花朝节与中秋节并称,有“花朝月夕”之说。后主李煜那首著名的“春花秋月何时了”中的春花,也是指花朝节。 春序正半,百花争望 最堪游赏 新洲的春天 海棠花、油菜花、玉兰花、紫藤萝 争相斗艳 与晨雾、阳光、行人揉在一起 构成一幅幅生动的油画 花,代表着生命的孕育和轮回,象征着万物的生老病死。 默默无语的娇嫩生命,可相伴朝暮,可结为亲友,自然也应有生辰岁庆。 文:白青怡 排版:刘欣怡 图:新洲区各景区、苏航 初审:蒋成凤 终审:武汉市新洲区文化和旅游局 (部分图源网络,侵删)
|